第05版:经 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红河州聚力改善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本报讯(记者 王超 通讯员 徐润茹) 为促进库区、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搬迁安置办公室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和改革创新,加大后期扶持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红河州以县市为单位成立移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移民增收双赢。通过移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不断激活产业扶持内生动力。目前,红河州共成立移民集体经济组织12个。

红河州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坚持把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重要抓手,让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园区化、品牌化发展,推出蓝莓、鲜花、大棚番茄、玫珑瓜等一批高附加值农作物。充分挖掘城乡区域优势,激活乡村经济,打造出蒙自市柒零村、弥勒市小太平村、泸西县水井移民新村、建水县新房移民新村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网红村”,让游客留得下、玩得好、还想来。红河州整合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建立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蒙自市建设蓝莓种植基地、冷链物流仓库,打造出集种植、储藏、分拣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小浆果产业基地。

红河州结合各县市经济发展现状,探索飞地经济、商铺购置等。个旧市聚焦移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异地购买商业价值较高的商铺,对外进行出租,产生长期效益;弥勒市购置集贸市场商铺,返租给弥勒市政府平台公司经营,商铺优先出租给水库移民,物业岗位优先聘用水库移民,移民合作社每年收益180万元。

  • 大通道奔向“新蓝海”

  • 报头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云南

  • 黄金通道“乘数效应”加速显现

  • 普洱市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成效明显

  • 红河州聚力改善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 “云南三七”:走出牙膏创新发展之路

  • 保山坝灌区昌宁片区征地移民安置稳步推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