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昆明经开区的云南诺特金参口腔护理用品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里,研发人员身边堆满大大小小好几筐不同外观的牙膏。“每一批次的牙膏生产出来后,除了工厂检验外,都要抽样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查。”诺特金参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李琼介绍,“我们的产品加入了纯度80%以上的精提三七总皂苷,从功效到口感品质都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从手工制膏到智能生产,从云南第一家牙膏生产企业中走出的“云南三七”牙膏,如今市场销售额已达5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生命力。
“云南三七”牙膏的故事,始于1975年的国营昆明牙膏厂。老厂长率技术员深入文山筛选三年生优质三七,将《本草纲目》“止血散瘀”古方与现代工艺结合,老技师靠舌尖尝、指尖捻把控提取液浓度,手工熬膏的大铁锅热气腾腾,经销商常带现金排队等货;1985年,厂里生产的牙膏获“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称号,云南市场占有率达90%,并远销东南亚地区;20世纪90年代,牙膏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跻身云南轻工业“五朵金花”。
然而,这家老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却陷入危机。2005年改制为昆明牙膏有限责任公司后,“云南三七”牙膏一度面临管理和技术滞后,市场仿冒品泛滥等问题。同时,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从平价的“老国货”转而追求“潮流新款”,导致牙膏销售额骤降,转型发展成了“云南三七”的当务之急。
2017年,昆明牙膏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方探索,寻找到了在香精领域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云南诺特金参公司,老品牌的口碑与香气口感技术的赋能一拍即合。至此,“云南三七”开启了从低端产品华丽转身为时尚单品的创新发展之路。
研发团队扎根实验室,历时18个月完成三七提取物制备技术攻关,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纯正三七用于牙膏生产的技术空白。与传统工艺不同,这项技术通过低温超微粉碎保留三七总皂苷活性,再经微胶囊包埋处理,使有效成分在口腔中缓释8小时,减轻牙龈炎症及牙龈出血,同时平衡菌群。
2017年,诺特金参还与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诺特金参依托文山三七研究院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专业的检测手段联合开发产品,并进行产品中三七活性成分检测,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公司与云南口腔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合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临床试验。受试者牙龈情况及抑制牙菌斑的实验数据显示,“云南三七”牙膏具有帮助减轻牙龈炎症、抑制牙菌斑的效果。如今,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销售额的12%,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其中“鲜三七产地饮片一体化加工技术”使皂苷含量比传统方法提高10%以上。
近年来,诺特金参相继推出漱口水及三七高端系列等新产品,融合抗敏、牙釉质修复等复合功效的“云南三七”高端系列产品单支售价超过50元。目前,“云南三七”品牌线下已拥有近400家经销商,终端网点超过20万个,覆盖全国主流商超。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云南三七”也在尝试更加年轻化的表达。公司销售团队透露,今年,他们优化了很多品类的外包装,使其更符合当下审美,并且重新规划了电商业务,品牌已成功入驻抖音、天猫旗舰店,预计线上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如今的“云南三七”,已从拥有50年历史的国货品牌成长为我省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云南三七”牙膏已跻身全国牙膏行业前十名。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规划新的生产园区建设地点,公司将持续提升‘云南三七’牙膏品牌的知名度,塑造更加全面的‘云南三七’品牌形象。”
本报记者 吴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