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绵延4060公里的边境线上,374个边境幸福村的故事,正被一朵“云”轻轻托起。
11月4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设计实施的微信小程序“兴滇润边幸福云”,在云南省推进“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主题活动上正式上线。
小程序以“葫芦藤蔓”作为主视觉线索,寓意连接、生长与繁荣。平台设有3大核心板块:“村情概览”系统呈现8个边境州(市)及磨憨镇共374个村的风貌与故事;“文明实践”展示在“一线四廊多点扩面”新布局下,各地开展的理论学习、政策宣传以及文化、健康、志愿、便民等实践成果;“正在进行”则集中呈现各类活动动态,打造可查阅、可参与、可传播的线上互动空间。
“希望开设‘村闻联播’,让村民用乡音讲述身边事,展现真实的边境风貌。”勐腊县勐腊镇的蒋珊珊满怀期待,“也期待小程序未来举办乡村短视频大赛,记录非遗传承、庭院经济和文明家庭的温暖故事。”
来自红河、文山、普洱等地的基层工作者也纷纷提出建议:“希望借助小程序展销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链接电商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多推广家乡的美食、美景、非遗和特产,让本地之美传播更远”。“设置‘点单接单’功能,让群众提需求、志愿者来接单”“建立‘随手拍’‘爱心墙’等互动机制,鼓励更多人参与文明实践”。
小程序正通过内容征集活动持续释放活力。“串门·在边境看见幸福的模样”海报征集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乃至湄公河流域国家设计师的百余幅作品;“秋味里的文明故事”则邀请村民以美食为媒,讲述产业兴、文化活、环境美、百姓富的生动实践。
未来,小程序将持续推出系列“小而美”的线上线下活动,广泛收集边境声音,鼓励村民参与,助力经验传播。从勐腊县曼龙勒村的“周六生态赶摆”集市,到绿春县新黄山村的“山里有约”文明实践项目,再到麻栗坡县荒田村的“幸福超市”治理创新……边境线上的实践故事将在这里被一一串联、生动呈现。
本报记者 郭瑶 实习生 栾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