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观微议

摆脱数字囤积的束缚

何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2.0%的人都有数字囤积的习惯,其中照片、聊天记录、音视频成为了他们最爱囤积的“宝藏”。

数字囤积,顾名思义,是指在数字空间中无意识地收集、保存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超出了个人实际需求和使用范围。在受访者中,有53.3%的人感慨数字囤积是一种心理安慰,仿佛“存上就尽在掌握中”。这种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寻求安全感和控制感的一种尝试。通过囤积数字信息,人们似乎能够抓住时间的碎片,保留住生活的点滴,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和安定。

然而,数字囤积危害渐显。随着科技的发展,存储空间的扩大和获取信息的便捷,使得人们越来越容易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大量的数字信息堆积如山,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存储空间,还可能对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过度的数字囤积可能引发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使人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难以自拔。

在数字化时代,只有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哪些信息有价值,才能摆脱数字囤积的束缚,真正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乐趣。首先,个人应提高信息素养,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其次,社会应加强对数字信息管理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和消费观。同时,科技企业和相关机构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信息管理工具和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数字资产。

  • 报头

  •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 “调研一问就说好”可不行

  • 超纲证明当休矣

  • 摆脱数字囤积的束缚

  • 下期介绍

  • 警惕“镜头侵犯”行为

  • 别让假羽绒寒身又寒心

  • 微看点

  • “洋果子”变土特产大有可为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