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三迤新语

警惕“全脑开发”骗局

关育兵

“3至5分钟创作一篇500字左右的演讲或写作内容”“记忆力提升20倍”“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00字”……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全脑开发”机构打出诱人宣传语,称自己的课程基于“左右脑分工理论”,可以培养孩子触知、透视等“超能力”。

在商家宣传中,“全脑开发”似乎无所不能,从提升学习成绩到培养蒙眼识字、过目不忘等“超能力”,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但这些“神奇”现象,往往是利用孩子的视觉残留、心理暗示等原理制造的假象,科学研究并未找到确凿证据支持这些违背常理的能力存在。

然而,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急迫心情,让许多家长失去了理性;对儿童智力开发的畸形重视,让相关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借家长对早教的焦虑收割学费。

事实上,大脑的发育是一个渐进且复杂的过程,大脑神经细胞的连接和功能完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丰富的体验、学习和锻炼逐步实现。过度依赖所谓的“全脑开发”课程,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让孩子失去在自然环境中探索学习的机会,甚至产生心理压力。

为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相关部门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家长也要增强辨别能力,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在为孩子选择教育资源时,应优先关注正规学校教育和符合科学规律的家庭教育,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社会各界也应加大科普力度,让公众了解脑科学的基本知识,认清“全脑开发”的真相,避免掉入伪科学陷阱。

  • 报脚

  • 报头

  • 搞活特色农业 解锁增收密码

  • 跨村联建重在实效

  • 沉浸式调研值得倡导

  • 警惕“全脑开发”骗局

  • 整治非急救转运乱象

  • 让哈尼梯田水系统润泽不息

  • 微看点

  • 以多元化书店赋能城市生活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