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整治非急救转运乱象

唐传艳

3公里路程被索要1800元;800公里路程被加收“设备费”“冰袋费”等额外费用,总价高达8400元……近日,多起“黑救护车”天价收费案例被曝光。这些车辆设备简陋、人员无资质,甚至存在套牌、非法改装等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影响公众对医疗系统的信任。

尽管相关部门多次开展整治行动,但“黑救护车”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原因就在于医疗转运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临终患者返乡、跨区域转院等对非急救转运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常规渠道无法满足,很多患者家属只能被迫求助民营救护车,其中就有不少“黑救护车”。

此外,非急救转运涉及卫健、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但现行法律未明确牵头单位,“九龙治水”容易出现监管盲区。比如卫健部门无权处罚非法营运,运管部门又缺乏针对特殊车辆的执法依据。更关键的是,非急救转运的行业准入标准缺失,不少“黑车”通过挂靠民营医院、伪造资质等方式游离于监管之外。

治理这一乱象,既要划定监管红线,进一步明确非急救医疗转运的车辆标准、人员资质、收费上限等;也要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由卫健部门牵头,公安、交通、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治理,对民营医院挂靠车辆实行台账管理,严查车辆脱管、私自接单等行为。此外,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非急救转运市场规范化建设,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合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挤压“黑救护车”的生存空间。

  • 报脚

  • 报头

  • 搞活特色农业 解锁增收密码

  • 跨村联建重在实效

  • 沉浸式调研值得倡导

  • 警惕“全脑开发”骗局

  • 整治非急救转运乱象

  • 让哈尼梯田水系统润泽不息

  • 微看点

  • 以多元化书店赋能城市生活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