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
《人民日报》:人工智能从理论上的科学设想、论文里的数学公式,变成生产线上的真材实料、应用场景中的便捷高效,企业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不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方能打造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生态圈”。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相关企业超424万家,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企业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优势,以实际需求牵引技术创新,以生态协同加速成果转化,以市场反馈优化技术迭代,能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重要贡献。也要看到,企业当好主角,与全社会协力唱响“多重奏”密不可分。从“筑巢引凤”到“培土育林”,从完善政策工具库到推行示范试点,“有为政府”更好发挥自身作用,“有效市场”的发展底座才能更加稳固。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文明之花,不应只绽放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也应盛开于炊烟袅袅的乡村。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要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顺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升级的新趋势新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创新载体。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从移风易俗到文明实践,从文化供给到价值塑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我们下真功,多一些“润物细无声”的耐心与巧劲,如此才能做好凝心聚魂的大文章。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哪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一项贯通城市与乡村、联结物质与精神的大工程。因此,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始终秉持系统思维,把资源统起来,把力量聚起来,共同绘出城乡融合发展“最大同心圆”。
本报记者 王世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