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 周雅芳
近日,江苏省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区管干部谢某某因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虽违反相关规定,却因出于公心、服务大局,不仅被纪委监委容错免责,还获得职级晋升,彰显了组织“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态度与坚定立场。
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许多工作需要干部主动突破常规、探索创新。然而,少数干部面对复杂问题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出现想干事却不敢为的心态“温差”。其根源在于,一些干部锐意进取却担心创新探索中的失误会影响职业生涯,而部分地方容错机制的模糊边界、滞后认定,也让干部难以预判风险。
消除这种“温差”,关键在于构建干部敢为、组织护航的双向担当格局。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容错免责制度体系,明确容错边界和认定程序,让干部清楚知晓错在哪、容在哪、奖在哪。建立“容错+纠错”联动机制,既允许干部在改革创新中试错,又督促及时修正偏差,稳妥推动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符合有关条件的干部合理使用,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大胆干事。
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当好干部的坚强后盾,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着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干部的创新举措给予指导支持,对遇到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对恶意违规与无心之失精准定性,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优先评优评先、提拔重用。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结合,让干事创业的导向更加鲜明、动力更加强劲、活力更加充沛。
双向担当消“温差”,本质上是为改革创新提供保障。当干部不再因可能犯错而裹足不前,组织始终以容错护航为干事者撑腰,就能形成干部放手闯、大胆干,组织全力护、坚定挺的良性循环,推动各项事业在改革浪潮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