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岭论坛

加快改革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王世涵

据报道,2024年,云南89个开发区以不到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省超过20%的GDP、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60%的税收、近8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这直观展示了园区经济对于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量。园区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其助力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作用越发凸显。

园区经济体量的持续壮大,伴随而来的是对质的优化提升和新增量合理增长的现实考量。近日,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强调要加快推进园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园区经济,以“四个抓”“五个聚”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个抓”,指向的是以改革破题,用科学方法论突破园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园区因产业集聚而生,而园区规划是否合理、体制机制是否完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要素配置是否优化,则是影响产业能否持续壮大的“后半篇文章”。具体而言,就是要分类抓,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聚焦主业、精耕细作、提高效益。创新抓,推动开发区从政府管理到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共治共享的多元化转变。同时要考核抓、统筹抓,以考核树立“多干多支持、大干大支持”的鲜明导向,从省级层面统筹做好政策集成、跨区协调、督促指导等工作。

“五个聚”,指向的是园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园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必然。具体而言,要推动园区实现优势产业聚链、工业企业聚集、创新成果聚能、内外统筹聚力、资源要素聚合。比如砚山绿色铝产业园以“链主企业”精准引入,聚力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节省企业发展成本的同时构建起铝产业发展“强磁场”;瑞丽沿边产业园区通过园区整合比较优势,以市场化为导向开展精准招商,实现产业快速聚集……这些实践说明,园区经济具有集聚效应,当企业、产业在同一地域内集聚,就能形成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

推动园区转型升级,还需做强特色优势。我们要以更科学务实的精神,挖掘园区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快速提升园区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云南资源丰富,一些地方已形成具有本地特征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譬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围绕茶叶、咖啡、坚果等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以园区聚产业、育企业,把农业资源转化为工业产值。可见,从基础条件出发,找到差异化的细分赛道,以产业链思维推进产业发展,才能形成鲜明的比较优势。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要保持定力,锚定产业发展目标,持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园区经济,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劲动力。

  • 报头

  • 打造高质量发展“电力引擎”

  • 以双向担当促敢为有为

  • 干部培养切忌拔苗助长

  • 理性看待“本升专”

  • 下期介绍

  • 文物“出差”有看头

  • 加快改革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 微看点

  • 多措并举激活青年就业动能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