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政务服务要有温度

汤洪彪

方便群众办事是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温度地解答问题是干部的基本职责。然而,一些干部在面对群众求助时却“人机感”十足,看似事事有回应,实则人在心不在。

这种“人机感”撕开的,是偏离服务宗旨的裂缝。群众找干部办事,不仅要答案,更盼着被理解、被重视。可“人机式服务”里,群众诉求被拆解成条条框框的关键词,情感被过滤成冷冰冰的标准回复。这种看似合规的回应里,藏着对群众急难愁盼的漠视。

更深层次看,“人机式服务”暴露的是能力与担当的双重短板。有些干部对业务一知半解,只能捧着文件当传声筒,遇到复杂问题就慌了神,用模板当盾牌;还有些干部把服务当负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应付了事。往根上找,这种现象还是政绩观偏差的变种。有些地方考核服务,只看响应率、办结量,不看群众是否真满意;有些干部认为只要流程走到了就能应付考核,把“做了”当“做好了”,这种唯数据论的导向,给“人机式服务”提供了生存土壤。

纠治服务中的“人机感”,得从心、能、制三端发力。心要热起来,通过常态化教育,让干部明白服务群众是心与心的对话,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办,让温度回到服务中。能要强起来,加强业务培训,让干部对政策烂熟于心,对群众的特殊情况有预案、有办法,从照本宣科变成灵活处置。制要实起来,打破唯数据的考核惯性,把群众评价作为硬指标,让敷衍应付有代价,让主动担当得认可。

政务服务的温度,藏在干部的眼神里、语气中、行动上。少些机器人式的应付,多些贴心人的担当,才能让政务服务真正接地气,让群众在每一次办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 报头

  • 让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更顺畅

  • 用“正绩”树政绩

  • 政务服务要有温度

  • 泡面之争如何解

  • 城市更新须坚持需求导向

  • “公交+快递”好在哪

  • 奏响云南体育旅居新乐章

  • 微看点

  • 共护暑期青少年网络安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