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近年来,全国多地相继尝试“公交+快递”模式,让公交车化身生鲜直通车,将农特产品送往千家万户。这不仅是运输模式的创新,更是资源盘活的探索、民生服务的升级。
这一创新模式,首先破解了资源闲置与需求短缺的矛盾。当下,部分城市公交线路出现客流下滑、运力闲置的情况,而快递行业面临“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城乡物流衔接不畅等问题。“公交+快递”模式让公交的固定线路成为天然的配送网络,闲置的车厢空间转化为运输载体,遍布城乡的站点变成取送节点。通过资源整合,既能为公交企业开辟增收渠道、缓解运营压力,又能降低快递配送成本、提升效率,实现了“1+1>2”的效果。
“公交+快递”的价值,更体现在打通城乡联系、服务民生需求上。对城市居民而言,新鲜是“舌尖上的期待”,对乡村农户来说,畅通是“钱袋子的保障”,公交带货模式使得公交线延伸到哪里,快递服务就覆盖到哪里,不仅让城市居民享受到更新鲜的农产品,更让乡村特产有了稳定销路。这条公交带货路,让城乡要素流动更顺畅,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城乡群众。
“公交+快递”的探索,彰显了城市治理的协同智慧。通过交通部门、邮政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多方联动治理,实现了以机制创新激活现有资源,用最小成本实现了最大效益。这启示我们:发展不必都依赖新建新造,民生改善未必都需要大投入,把既有资源用活用好,从实际需求出发打通堵点,同样可让群众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