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红河州:强化审计监督 守护碧水长流

长桥海湿地成为众多鸟类栖息的生态家园。

审计人员开展实地调查。

本报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孔丽萍 吴怡燃 文/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资源总量位居全省第三,水利事业如坚实的基石,为当地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力护航河湖碧水,近年来,红河州审计机关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贯穿工作始终,在水资源保护治理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项目中,聚焦水资源保护治理、污水处理效能提升、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等关键领域,以全链条监督、精准化问效的审计力量,全力为打好碧水保卫战保驾护航。

整体谋划构建系统监督体系

红河州境内水系发达,径流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多达180条,分属红河、珠江两大水系。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泸江等支流纵横交错,异龙湖、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等高原湖泊星罗棋布……面对复杂的水资源环境,如何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发挥审计作用、实现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审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考题。

“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审计新模式。”红河州审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审计调查实施方案创新地将“1+9”“上审下”“州县市同步审”等多种审计模式有机融合,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不同区域,以及政策落实、保护治理、污染联防联控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为审计监督奠定坚实基础。

在前期细致的调查了解和多轮深度研讨后,审计组将政策落实及制度建设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情况、饮用水管理保护情况、相关税费征收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运行效益及资金使用情况、城镇黑臭水体治理情况等7方面作为审计重点,剖析政策落实中的制度缺陷、机制障碍,揭露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推动系统行业审计全面覆盖,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红河州审计机关以全州水资源保护治理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项目为主,统筹开展州水务局及蒙自、个旧等8县市水务(利)局长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通过上下联动、统筹协作的“穿透式”审计,助推全州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更上新台阶。

聚焦民生痛点推动立行立改

“过去村里生活污水直排入库,水里垃圾成片漂浮,不敢想象还有如今的光景。”在石屏县宝秀镇棉花冲村委会下大坝村,进入雨季的大坝水库碧波荡漾,刚从杨梅地返回的村民杨丽群对水库的变化感触颇深。

审计实地调查中,调查人员充分运用“云审查”平台进行河(湖)岸线矢量数据分析,筛查饮用水水源地、河(湖)保护范围内“四乱”、非法设置排污口等疑点,并及时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核实。在石屏县,审计组发现大坝水库存在私拉乱设电线、污水直排水库、饮用水质差等问题,村民的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对此,审计建议将饮用水水源地附近村庄饮水安全、“两污”设施建设及时纳入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石屏县第一时间启动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目前,上、下大坝村新建村内污水管网及化粪池、污水收集井、污水处理站等设施已建设完毕,调试达标后即可正式投入使用。

根据审计调查中发现的全州饮用水保护存在水质监管面窄,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污染源管控滞后,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等问题,州水利局及时组织全州饮用水水源水库保护治理大排查,并进行全面治理,相关问题反馈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审计中,红河州审计机关切实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重要作用,贯彻边审边促、边审边改、边审边建的原则,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在审计过程中及时纠正,审计期间上缴资金2540.39万元,制定出台制度16项,整改问题11个。

紧盯重点流域强化跟踪问效

湖光山色皆成景,清清溪流唱欢歌。正值盛夏,在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沿岸漫步,湛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互交融,浅水区里成群的鱼儿穿梭嬉戏,引得岸边的水鸟驻足观望。近年来,红河州“三海五河若干溪”水环境持续向好,背后离不开审计监督效能的有效发挥。

“三海”位于滇南中心城市群核心区,是蒙自、个旧、开远三座城市的重要内陆湖泊,承担着调节河流、生产水源、工业供水等多重关键任务。为切实护航“三海”水环境持续向好,审计组围绕治水、治岸、治山、治污项目,审查项目资金使用、项目建设情况及治理效益,查看河(湖)长制推进、严重污染水环境或重大污染隐患等情况,通过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审计监督,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全方位治理。

按照“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关键在机制”的工作思路,审计揭示了“三海”保护中存在管理机构机制不顺畅、部分制度未建立健全、水质污染源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对此,红河州水利局、州三海保护管理局立行立改,针对大屯海一、二级保护区及库区违规捕鱼、水产养殖等情况及流域村庄截污不彻底,入湖河道存在垃圾、污水直排等现象,先后组织多次专项行动进行打击,并采用无人机巡航、现场检查、加密监测等方式开展全流域污染源排查,切实从源头上减少流域污染负荷。

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审计建议,先后出台《三海保护与科学利用总体规划》《三海水域岸线保护与科学利用专项规划》和《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促进三海管理局建立健全部门内控制度、加强执法力量和队伍建设,推动三海保护向常态化治理和标本兼治转变。

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将继续紧盯重大问题,强化跟踪问效,做到件件有回音。截至今年5月,红河州水资源政策落实审计调查项目反映问题133个,整改123个、部分整改6个、未整改4个,促进建立和完善制度119项,促进资金收缴财政(或避免财政资金损失)5752.26万元,促进财政拨款4604.40万元。

  • 红河州:强化审计监督 守护碧水长流

  • 报头

  • 红河州评定2025年优秀审计项目精品

  • 法院“穿透式审查”遏制虚构债务损害企业权益行为

  • 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需备案

  • “刷单炒信”属非法经营行为

  • 企业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涉嫌污染环境罪

  • 警惕客服“善意提醒”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