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警惕客服“善意提醒”

【案例】近期,昆明发生多起骗子冒充客服人员,以取消扣费服务为由进行诈骗的案例。据统计,被骗者多是40岁到70岁年龄段的市民,中老年群体在此类诈骗被害人中占比近九成。

市民刘女士近期就遭遇了这种诈骗,温情开场后,对方就要求刘女士下载一个陌生App,还要开启屏幕共享。

“注意了,这可不是什么贴心客服,而是盯上你钱包的骗子。”昆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陈旋介绍,骗子冒充抖音、腾讯的官方客服,谎称被害人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或“腾讯百万保障”等服务,如果不及时关闭会员或取消保障,会面临每月自动扣取高额费用。被害人在接听电话得知每个月都会被自动扣费后,往往想要尽快解除这项服务。“接下来,骗子会诱导他们下载会议类或助手类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帮助他们操作。”民警介绍,“一旦开启屏幕共享,被害人的手机就可以被骗子远程控制,手机支付账户、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等信息,都会被骗子窥探到,从而产生金钱损失。”

【释法】民警提醒,此类冒充平台客服诈骗中,骗子会主动添加被害人微信、QQ等,发送链接或二维码,诱导被害人下载窥屏软件。随后,骗子会让被害人在App中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功能,要求被害人配合登录手机银行,输入密码、验证码,诱导受害人对外转账。通过屏幕共享,骗子能够看到用户在手机上的所有操作。

国浩律师(昆明)事务所律师王娅丽表示,如不慎遭遇此类诈骗,被害人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第一步,立即停止操作,挂断电话,防止对方继续进行诈骗。

第二步,保留聊天记录、通话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报警,并配合警方取证;若已转账,应立即联系银行冻结收款账户并报警,及时挽回损失。

第三步,修改密码,检查账户安全。若已泄露银行账户、支付密码或验证码,应立即修改相关密码,检查绑定账户是否异常。 章文

  • 红河州:强化审计监督 守护碧水长流

  • 报头

  • 红河州评定2025年优秀审计项目精品

  • 法院“穿透式审查”遏制虚构债务损害企业权益行为

  • 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需备案

  • “刷单炒信”属非法经营行为

  • 企业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涉嫌污染环境罪

  • 警惕客服“善意提醒”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