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当前,不少市民在更新家具家电时,遭遇过“扔比买还难”的困境,无奈推迟换新计划。这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更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究其原因,一方面,二手家具家电的处理渠道有限,正规回收公司对物品的款式、成色等要求苛刻,导致大量尚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难以进入回收体系。在很多城市,废旧家具家电被归类为建筑垃圾,居民必须付费清运,但收费标准既不统一也不透明。此外,部分小区物业与清运单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也加剧了居民处理废旧物品的难度。
另一方面,回收企业也有苦衷。业内人士表示,大件家具运输费用在回收成本中占比超过40%,且市场估值标准缺失,残值评估较乱。而回收网络碎片化、社区覆盖率不足、回收便利性差等问题,更让企业对回收大件家具望而却步。
当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解决办法。例如,上海部分区域推行“一站式收运服务”模式,通过线上平台预约,实现了收费透明、上门搬运。只有打通资源循环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释放消费潜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构建顺畅的废弃物处理系统,不仅关乎居民生活便利,更是推动绿色消费、落实“以旧换新”消费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管用的实施方案,完善回收网络,培育多元化回收主体,创新回收模式,提高回收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废旧家具家电的规范化处理和二手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