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基层声音

打造“旅居大理·品味乡愁”品牌

中共大理州委政策研究室

近年来,大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的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要求,围绕“旅居大理·品味乡愁”这一主题,重构“到大理不是旅游,而是去过另外一种生活”的新路径,培育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等八大业态,大理日渐成为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旅居目的地、诗意栖居地。

以景区建设为重点,打造了一批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旅居“打卡点”。先后建成3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130多处风景名胜等,大自然的“鸿篇巨制”赋予了大理丰富的旅居资源。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剑川古城每天都在展示着传奇的历史故事,沙溪古镇、双廊古镇、喜洲古镇每天都在上演着惬意的旅居生活,让大家在欣赏大理山水美景的同时,感受大理独特的文化魅力。

以民宿管理为关键,建设了一批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旅居“景观房”。近年来,大理品牌酒店、民宿客栈风格各异、百花齐放,总量、从业人员均位居全国前列。大理持续开展行业专项整治,规范酒店民宿健康发展,出台《民宿管理暂行办法》,评定了一批星级旅游民宿,小而美的民宿酒店已成为大理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开发了一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旅居“示范村”。大理旅居的场景,可以是沙溪古镇乡村的田园慢时光、凤羽古镇阳光般静谧的早晨、凤阳邑千年不变的古道风韵等。大理在不断总结旅居经验、探索发展模式,形成了大理中和村“艺术乡建”、漾濞阿尼么“创意活化”等以村集体为主导的联农带农益农旅居新模式,建成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旅居样板村。苍山脚下的中和村是“文艺旅居”的代表,通过打造“小院+艺术(非遗)”的旅居模式,吸引了超过1000名“新大理人”来旅居,涵盖绘画、设计、影视、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成功转型为“艺术旅居村”。苍山西坡的漾濞县光明村,被称为“云上村庄”,山泉与古树相伴,千年核桃林守望时光,村庄绿树成荫、流水潺潺,是远离喧嚣、回归心灵的世外桃源,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乡村旅居的诗意生活。

以文旅融合为方向,培育了一批愉悦身心、畅享生活的旅居“新业态”。大理是旅居业态最齐备、品质最高的城市之一,时尚旅拍、节庆赛会、体育旅游、康养旅居、研学交流、文旅市集、团建露营、目的地婚礼等业态不断涌现,“在大理爱上生活”“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四季户外运动之城”、全域旅居度假之地等文旅新IP享誉海内外。大理正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建设中国最美乡愁带,让游客有不一样的体验。

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形成了一批要素齐全、立体覆盖的旅居“强支撑”。大理建成了全省州市唯一的理政中心、智慧城市、民宿客栈等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让你亲身感受到“指尖所向,服务所达”的政务服务便捷。大理医养资源富集,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集医疗、康养、科研、预防为一体的滇西医疗中心,是游客康养旅居的首选地。

(执笔:施光荣、余务洪、张学贵)

  • 报头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创造民族复兴伟业

  • 培养跨学段胜任力 打破思政课衔接壁垒

  • 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助力地方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

  • 打造“旅居大理·品味乡愁”品牌

  • 以“五个认同”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