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即时跟评

安全监管赋能产业升级

王世涵

餐馆里的野生菌火锅飘出阵阵香味,木水花野生菌市场借力电商让菌子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一批批游客为了体验云南人舌尖上的快乐而奔赴云南,“云菌”产品远销近50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云菌”已成为带动百姓增收的绿色产业,更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

但也要看到,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时而有之,“美味与恐惧”并存的消费心理制约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于一些珍稀和美味的野生菌种类,不顾品质过度采集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对野生菌的管理和监管、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不仅事关群众的生命健康,也是推动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千亿级食用菌产业的根基。

值得关注的是,7月14日,全国首个市场食用菌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在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上线,同时“木水花质量监督管理处”也正式成立。“科研检测—行业指导—市场监管”的三维联动机制,为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装上了“安全阀”。此前,通过党员商户带头公示检测报告,市场投诉量已显著下降40%,消费者用信任投出的市场票向我们揭示,用数据重建信任,本质是保护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项创新实践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以微小的制度和技术设计,形成协同治理的产业生态,守护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当检测数据积累形成野生菌安全数据库,或可为野生菌原产地认证等提供支撑;当商户质量信用档案建立,形成可追溯的商户信用评价体系,便能引导产业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创优,用信用赋能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当前,“云菌”正经历从靠天吃饭到以质量和标准赢市场的质变,在此关键阶段,唯有守住安全的底线,才能激活消费的潜力,抬升产业的高线。

  • 享野菌美味 护舌尖安全

  • 报头

  • 在“三认”中扎根成长

  • 安全监管赋能产业升级

  • 善听“吐槽”是必修课

  • “花式阅读”亦开卷有益

  • 研学游须回归本质

  • 让云花全产业链更有活力

  • 微看点

  • 如何看待轻量化创业浪潮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