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兴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广泛深入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在311.3万条网民建言中,既有对民生短板的犀利批评,也有对发展的真知灼见。这启示我们,善听“吐槽”,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更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为何要重视群众的“吐槽”?从历史维度看,我们党正是靠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法宝,才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政权。从现实维度看,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群众“吐槽”往往是社会矛盾的预警器、政策偏差的矫正仪。这些带着温度的声音,既是改进工作的切入点,更是凝聚共识的着力点。
善听“吐槽”,需要党员干部摆正位置。只有放下官架子,甘当“小学生”,切实把解决堵点难点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
善听“吐槽”,更要善于将其转化为治理效能。群众抱怨办证跑断腿,政务服务便优化流程;外卖骑手反映吃不上热乎饭,社区就推出延时服务与专属“骑手餐”。这些看似琐碎的“槽点”,经过系统梳理、科学分析,往往能转化为政策优化的突破口。只要我们诚心向人民学习,就能从“吐槽”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当以闻过则喜的胸襟、立行立改的担当,把群众的“吐槽”当作改进作风的镜子、提升效能的鞭策。唯有如此,才能让民声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