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下,购买电子书、充值听书平台、参与书展及读书会等“花式阅读”在青年群体中兴起,为开卷有益注入了更为丰沛的现代意蕴——阅读从来不在如何读,而在于读什么以及有何收获。
“花式阅读”的精髓,在于对万千场景的灵动契合。早高峰的拥挤车厢,有声书让碎片时间化为流动的思想驿站;工作间隙的片刻喘息,短视频浓缩的名著精华成为轻盈的智慧补给;周末书店的闲适角落,咖啡的醇厚与纸墨的芬芳交织,让阅读升华为一种生活美学。年轻人对阅读场景的多元追寻,本质是让阅读如呼吸般自然地融入生活肌理,这种无时无处不可读的情境,打破了阅读必当正襟危坐的桎梏,使知识获取成为一种自然习惯,无形中拓宽了阅读的疆域。
“花式”之意,非在取代,而在交融互补。调查显示,超七成年轻人仍钟情于购买纸质书,古籍区的幽深、图书馆的肃穆,仍是他们深耕思想的沃土。但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时的会心莞尔,与捧读《史记》时的凝神覃思,同样是智慧的闪光;听《三体》有声剧的酣畅淋漓,与逐字研读原著的灵魂震颤,并无境界的高下,只要能从中采撷知识、触发灵感、润泽心灵,无论载体为何,皆是值得礼赞的阅读姿态。
面对年轻人钟爱的“花式阅读”,实无需轻率贴上“浮躁”或“碎片”的标签。时代奔流,阅读的载体与形式自当随之演进。只要怀揣对未知的好奇,坚守思考的深度,“花式阅读”终将成为引航的灯塔,让更多人驶入阅读的浩瀚海洋,让开卷有益的璀璨星辉,照亮更辽阔的心灵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