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蓝莓采摘旺季。牟定县戌街乡碗厂村委会干海子村的蓝莓种植基地里,郁郁葱葱的蓝莓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璀璨的“蓝宝石”,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搬运,忙得不亦乐乎。“得益于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有了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撑,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基地负责人边指挥工人装箱边对纪检监察干部说。
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及土壤、气候条件,近年来,牟定县先后引进3家企业在凤屯镇、戌街乡、江坡镇建立蓝莓种植基地,推动蓝莓产业逐步成为全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生力军”、乡村振兴的新产业。县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积极作为,以强有力监督护航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清廉云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部署要求,牟定县纪委监委整合县、乡、村监督力量,聚焦蓝莓产业发展中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产品质量检测、产品推介、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特别是通过“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联动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种植合作社开展监督和调研,详细了解蓝莓产业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处置违反纪律、落实责任和措施不力等问题。
同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乡村振兴“三员”的监督“前哨”和“探头”作用,对蓝莓基地土地流转、招工用工、土地租金支付以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监督,及时发现损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种植技术指导不到位、资金兑付不及时、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牟定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职能作用,以座谈会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等职能部门深入剖析原因,建立完善惠民惠农资金审批、发放,产业项目立项、评审、监管等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资金管理风险。同时,优化“送技术下乡”服务,提升蓝莓种植技术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助力蓝莓产业做优做强。
本报记者 杨富东 通讯员 王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