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诺做到虚心学习、尊重导师,积极主动向导师请教学习,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和建议……”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双导师帮带”结对仪式上,帮带对象——刚进入县纪委监委工作的小张郑重承诺。
年轻干部是纪检监察事业长远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禄劝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年轻干部教育培养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突出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实战导向,探索施行“1+1+N”年轻干部成长“双导师帮带”制度,着力培养“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一专多能型纪检监察干部。
按照“双导师帮带”制度,“第一导师”由干部所在部门领衔常委(委员)担任,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作风纠偏,“第二导师”选取全县纪检监察系统中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信息写作等各方面业务骨干入库,根据年轻干部岗位需求和个人学习意向,由组织部门从中“按需分配”。截至目前,已有入库导师27名,入库学员48名;共为28名年轻干部匹配10名负责管理教育的“第一导师”和16名负责业务指导的“第二导师”。通过双导师引方向、传经验、帮成长、带作风,导师与学员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奔赴,进一步探索实践“铁军锻造之法”,共同营造新老纪检人笃学奋进的良好氛围。
在“双导师帮带”过程中,禄劝县纪委监委聚焦年轻干部岗位所需、发展所求,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和“无差别”粗放式培养模式,推动年轻干部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持续补充年轻干部成长所需的知识养分。编印《新任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学习推荐书目》,帮助年轻干部和新进系统干部快速构建纪检监察工作思维体系,并结合“单周学习”机制开展“我的业务我来讲”理论微课,鼓励年轻干部主动上台交流心得、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作为一名查办案件的‘小白’,刚接触审查调查工作时,我一度手足无措。得益于‘双导师’的认真指导,我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工作干起来更得心应手。”禄劝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一名新入职干部说。
本报通讯员 段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