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弥渡县关爱老年困难群体——

依托智慧平台 精准帮扶到位

社区管家为老人佩戴助听器。 本报通讯员 杨文虹 摄

近年来,弥渡县依托智慧民政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困难群体动态监测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精准服务模式,为特困老人提供个性化帮扶,通过一系列贴心举措,温暖了老年困难群体,让民政服务更有温度。

清晨,弥渡县苴力镇民政协理员洪建萍打开“掌上民政”App,开始对辖区特困分散供养人员例行探访。在力田厂村,76岁的郭章应老人因言语听力多重残疾,生活全靠监护人照料。洪建萍仔细记录下老人饮食起居情况,同步上传居住环境照片至智慧平台。“有了‘掌上民政’App,我们的探访工作更加精准便捷,对特困分散供养人员的监管也更加到位。”洪建萍介绍。同村80岁的刘会珍老人因监护人长期在外务工,协理员每季度上门探访,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与监护人沟通解决,通过视频连线让远方的亲人安心。

弥城镇近年来开展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困难老年人的生活。新城社区下小营村的杨会兰老人因视力和听力障碍,生活诸多不便。适老化改造后,安全护栏、轮椅、摄像头、助听器等设备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便捷。与此同时,社区管家还定期上门为杨奶奶提供健康监测、家务协助等贴心服务,让老人感受到了关怀与温暖。老人在外务工的儿媳黄爱萍动容地说:“适老化改造后,家里的设施变得更加人性化。社工们还经常上门帮忙打扫卫生,帮老人洗洗头,让出门在外的我们很放心。”

这一幕幕场景,是弥渡县深化民生服务、推动老年群体关爱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从常态化探访关爱到居家适老化改造,从多部门联动救助到“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弥渡县正以务实举措推动民生保障从“兜底”向“普惠”升级,让“老有所养”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弥渡县已为1140名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和配置智能设备。2024年,累计发放特困救助金1573.31万元。弥渡县民政局局长马迎槐表示:“我们将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增加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开展老年群体关心关爱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文虹

  • 沪滇同心当“红娘” 灵活就业有保障

  • 依托智慧平台 精准帮扶到位

  • 健全培育体系 畅达成长通道

  • 占道经营妨碍交通现象突出

  • 报头

  • “司机之家”爱心溢 高原驿站有真情

  • 推行多元照护 完善服务保障

  • 便民服务进大厅 矛盾纠纷化源头

  • 腾冲天成社区:“小客厅”撬动基层“大治理”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