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便民服务进大厅 矛盾纠纷化源头

“太方便了!原以为要跑两个地方耗一天。”在元谋县平田乡政务大厅,居民小李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仅用5分钟就在新入驻的公安户籍窗口办好了居住证,随即转身办妥了社保参保。这流畅的一幕,是元谋县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写照。

今年7月起,元谋县公安局将全县10个乡镇派出所户籍窗口整体迁入乡镇政务大厅。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出生登记等高频业务,如今与社保、医保等事项实现同厅办理,群众“进一扇门”就能办多件事。

“不仅仅是换个地方办公。”县公安局负责人介绍,改革打破了部门壁垒。通过流程优化,部分业务实现即办即走;针对老年人开设的帮办服务,更让便捷服务覆盖全群体。

服务做“加法”的同时,元谋在化解矛盾上做“减法”。县法院创新推行法官下沉机制——30名法官与检察官、警官、律师组成“三官一律”团队,20名法官挂点全县77个村(社区),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基层。在黄瓜园镇“无讼乡村”工作室,法官杨雪梅正指导调解一起土地纠纷。3年来,这样的“治未病”成效显著:全县法院指导基层排查化解纠纷11700余件,化解率超95%。

诉源治理关键在前端分流。县法院联合司法局引入第三方力量,成立调解服务中心,10名特邀“凤凰花调解员”专职从事诉前调解。近两年半来,委派调解案件4958件,占全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的65.34%。“调解成了解纷主渠道。”中心主任李建国说。

面对行政维权难题,元谋亦有新解法。2023年,法院联合县政府、检察院建立“府院联动”机制,搭建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全链条。在近期一起住房翻建纠纷中,法院联动司法局、镇政府等多部门,在诉前促成民事赔偿与行政争议“一揽子解决”。“从各执一词到握手言和,关键在破除心结。”承办法官说。机制运行以来,全县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44起,化解率达50.41%,其中诉前化解72件。

“让‘解法结’变‘解心结’。”元谋县法院院长卢艳强调,通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带案指导等举措,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目前该模式已在周边6县推广。本报记者 吴沛钊

  • 沪滇同心当“红娘” 灵活就业有保障

  • 依托智慧平台 精准帮扶到位

  • 健全培育体系 畅达成长通道

  • 占道经营妨碍交通现象突出

  • 报头

  • “司机之家”爱心溢 高原驿站有真情

  • 推行多元照护 完善服务保障

  • 便民服务进大厅 矛盾纠纷化源头

  • 腾冲天成社区:“小客厅”撬动基层“大治理”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