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远市以专业人才为支点,让医养服务既有专业深度更具民生温度,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一幅“银发无忧”的幸福图景,立下一座城市对“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温暖承诺。
专业人才短缺是医养行业长久以来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一难题,开远市积极推行政府搭台、院校唱戏、机构参与的培养模式,与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共建“红河卫生职业学院P100健康产业学院”,开设老年护理、康复治疗等专业课程,同步建立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等实训基地,实现“教室授课+病房实操”无缝衔接,培养毕业生270余名,使之成为托起夕阳红的新生力量。
开远市还与云南红河技师学院联合开办老年健康与养老护理知识技能培训班,培训合格者由人社部门颁发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先后为全市医疗机构输送健康产业紧缺人才800余人。
上述“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双轨模式,带动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开远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出台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配套惠企政策、人才支持等措施,有力推动了从“单一养老”向“养老养生大健康综合体”的转变,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72个、三级医院3个,建成养老床位446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80张。
为推动人才的精准培养,全市构建“基础护理员—专业技术员—管理人才”三级培育体系。基层护理员每月定期参加培训课程,涵盖基础护理知识、专业技能提升、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医疗机构定期选派26名老年病、康复科专家开展驻点带教,累计培育专科护士82名;举办医养机构管理者研修班,组织赴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地考察学习智慧养老等新模式。这种阶梯式培养体系,让每个从业者都能找到成长坐标。
“我们探索实施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形成具体的养老服务措施、细则、规范226个。”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开远市将医养人才纳入重点保障范畴,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人员给予补贴。通过建立“职称晋升+薪酬增长”双轨通道,当地高级护理员月薪已突破6000元,这也有力有效地让“伺候人”的旧观念逐渐转变为“成就人”的新事业。
2023年,开远市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目前,全市有18家医疗机构获省级“老年友善”认证,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到开远养老、旅居。全市近年共接待来自河北、山东、广东等地的旅居人员超3万人次,医养产业产值达3200万元,并与“广东好孝心”“昆明云水谣”等10余家省内外机构签署旅居养老服务合作协议。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漆保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