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思政课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的实践路径探索

李非霏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符合高校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要求,顺应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方向,对于思政课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提升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磅礴的实践伟力。要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就要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讲清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导中国经济实践,科学回答了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的时代之问,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在高校思政课中,应在教学体系中讲好习近平经济思想,讲清楚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质生产力、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基本概念的丰富内涵,讲清楚社会主义经济本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理论内核,讲清楚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系统、透彻的道理学理哲理阐释,使学生全面掌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深厚坚实的理论渊源,真正感悟其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理论光辉。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践的鲜活案例为内容支撑,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我国经济建设领域问题,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理论的出发点,以站在时代前沿的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实践,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掌舵领航下,我国成功抵御住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等国际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外部冲击,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始终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高校思政课中,应在理论传授中用好用活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践的鲜活案例,结合地方经济实际和学生专业实际,深入介绍地方、产业、企业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取得的成果,尤其是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生态经济、科技自立自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实践等冒着“热气”的生动案例,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彰显习近平经济思想强大的实践引领力和说服力。

在社会大课堂中丰富学生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沉浸式体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和感染力。高等院校应积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堂搬到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出真知、强本领,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个人奋斗和成长的实际行动中。在高校思政课中,可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本地在产业发展、ESG治理、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数字化重建,使学生能沉浸式体验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场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高校可与财经企业、行业协会、文化场馆、基层行政组织等多部门开展深入合作,共建校外思政课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一线开展参观、调研、实习、“三下乡”等多种实践活动,亲身感受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蓬勃增长的韧性与活力,从经济现象的“小切口”中深入洞悉背后的经济政策及其发展脉络、未来方向,从而深刻体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伟力,自觉投身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

新征程上,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会更加丰富、更加有料、更加动人。高校思政课要持续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方法等。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广西社会道德文化研究会会员)

  • 报头

  • 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优化的路径探索

  • 思政课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的实践路径探索

  • 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探析

  • 构建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彰显“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