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文
作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育信息化、数智化程度加深的进程中,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备受关注。高校英语教学正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元数字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对抽象知识进行创造性改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存在普遍性问题,如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薄弱、技术应用停留在“形式创新”层面等。通过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的路径,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优化方案,并为输出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提供助力。
渠道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渠道畅通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英语教学主要有讨论式、探索式、协作式等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跨时空实时互动讨论、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搭建云端协作创作平台,通过虚拟仿真场景增强体验式探索等,提升教学实效、优化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可通过引入任务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式,保证线上线下互通,以更高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可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借助智能语音助手,如微软Teams的实时翻译功能辅助讨论式教学中的多语言转写,满足学生探索式学习需要;可打造网络学习社区等平台,为讨论式和协作式学习打通线上渠道,以线上线下双重联动提升教学效果。
师生融合:推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过程。现代教育理念已突破传统教师本位的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在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通过新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更好掌握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在线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开展“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年”的学习行动。
教研融合:促进技术人员与教师的深度合作。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知识,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不具备英语专业能力或英语教师不熟悉信息技术功用,就难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助力英语教学。基于此,高校应建立“技术+英语”或“英语+交叉学科”的综合教育平台,激励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协同开发契合英语学科特点的数字化资源。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外国语学院;本文系2024年蚌埠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智慧课程“外贸英语函电”(项目编号:2024zhkc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