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彰显“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朱华 武明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内涵的“两弹一星”精神,与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契合,是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高校思政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精神资源。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于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为大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注入奋进力量。“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于戈壁荒漠,将毕生所学乃至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者将个人价值融入人类解放事业的信仰追求。将这一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立下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报国强国志向,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勇担重任。

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锻造大学生“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过硬本领。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是科技工作者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取得的。当前,建设科技强国面临复杂的国际竞争和“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时代呼唤青年具备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实干本领。将这一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学习元勋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深刻认识到投身伟大事业需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激励他们在学习科研中刻苦钻研、追求卓越,为未来在各条战线上攻坚克难、担当重任奠定坚实基础。

以“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集体智慧,凝聚大学生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磅礴伟力。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成功,是科研院所、高校、工厂、军队等各方面力量紧密配合、集体攻关的结果,生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入的今天,重大科技创新愈发依赖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高效协同。将这一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可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大力协同”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事业,从而更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分别系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本文系“四川‘两弹一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MY2025ZX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报头

  • 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优化的路径探索

  • 思政课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的实践路径探索

  • 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探析

  • 构建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彰显“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