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防汛一线考察干部

马雷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

汛情就是“考题”,既是对防汛干部的考验,也是对组织部门的考验,必须健全考察评价体系、优化考察识别方式,真正考准实情、识准实绩。在这场大考中,组织部门要着重看干部能否在危难关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防汛一线站得出来、冲得上去。着重看干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能力;看化解危机、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本领;看能否严密细致做好汛情监测预警、物资调配使用、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精准识别不畏难事、踏实干事的好干部。

区分防汛责任是精准考察的前提。要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防汛职责清单,对指挥决策岗位,重点考察风险研判的科学性、资源调配的合理性;对技术保障岗位,重点考察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应急处置的专业性;对基层一线岗位,重点考察隐患排查的细致度、群众转移的时效性。通过责任清单的细化,避免考察中出现“一锅烩”“笼统评”的现象。

防汛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关键要走到现场、走近干部,了解真情况、找准真问题。要采取跟进式查核、嵌入式了解、蹲点式调研、访谈式接触等方式,全面掌握干部的履职情况、群众的客观评价、现场的工作效果。要建立健全干部一线考察跟踪评价制度,对干部在防汛一线工作中的现实表现、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应对处理及时客观准确记录,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更好发挥大战大考的“试金石”作用,精准识别干部的真实能力与工作作风。

  • 精准预警 快速响应

  • 报头

  • 在中外教育交流合作中互学互鉴

  • 以实干破“三拍”之弊

  • 在防汛一线考察干部

  • 激活城市历史记忆

  • 过度包装还须瘦身

  • 筑牢防汛“最后一公里”堤坝

  • 微看点

  • 中国“神器”何以能畅销海外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