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在位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山川屿里”文创店里,已经有不少游客在挑选心仪的产品了。小店内灯光柔和,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一位广东游客买了一张“种子明信片”,上面画的是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梅里雪山上的场景。他说:“昨晚我逛遍古城也没有看见画得这么好看的‘日照金山’,带回去送给朋友非常合适。”
2021年,来自内蒙古的店主王炜茜来到香格里拉游玩后,便爱上了这座独具民族风情的宁静小城。她注意到,一同游玩的朋友们买不到合适的、独具香格里拉特色的纪念品,便打算自己开一家深耕本地文创品店。经过筹备,2023年9月,王炜茜的“山川屿里”文创店开业了,团队原创设计的冰箱贴、明信片、公仔挂件等深受游客喜爱。“我们在香格里拉最先上架的‘种子明信片’就是由年轻的唐卡画师设计的。”王炜茜说,“以本地牦牛为原型的小公仔由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的妇女手工编织,去年销量最高时一周能卖1000多只。”
小店现有300多种文创产品在售,基本都和香格里拉文化相关,今年7月的销售额达20多万元。文创产品的热卖给王炜茜带来了一点“小烦恼”。“不少文创产品本身及包装上都印有藏文,可能很多顾客看不懂,也无所谓正确与否,但我还是希望这些藏文能符合行文逻辑,不闹笑话。”王炜茜说,现在她正在系统地学习藏文,希望能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藏族文化,准确地将香格里拉的文化以及祝福带给大家。
如今,在香格里拉生活两年的王炜茜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了。她还积极参加“轻风计划”公益活动,每年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年轻志愿者们一起到偏远山区给山区的孩子们上课,教他们音乐、美术等知识,以陪伴温暖他们的童年。“不是香格里拉人,胜似香格里拉人。”未来,王炜茜希望她的小店能成为更有内涵和深度的品牌,更好地宣传“世界的香格里拉”。
本报记者 彭少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