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嵩明县嵩阳街道从3个方面推动移风易俗——

家风润心 环境塑形 积分聚力

社区志愿者帮助村民打扫庭院。

近年来,嵩明县嵩阳街道通过街道搭台子、指路子,社区扛担子、迈步子,从精神文明、人居环境、治理机制3个维度同步发力,构建起“软引导(美德示范)+硬约束(环境整治)+活机制(积分激励)”的治理闭环,有效激发了居民自治活力,推动社区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最美家庭”引领社区好风气

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层面的具体实践。嵩阳街道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做足“家”字文章,将家庭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探索“党建+家庭”治理模式,将移风易俗融入家庭文明建设。近年来,街道围绕孝老爱亲、幸福和谐、勤俭节约等主题举办“最美家庭”评选活动7届,评选出“最美家庭”160余户。

通过群众推荐、民主评议等程序,一批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好家风”典型受到表彰,不仅让辖区居民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行有方向、赶有目标,还让移风易俗从社会倡导转化为家庭自觉,形成以家风“小气候”温润社区“大生态”的示范效应。

“人居环境示范户”丈量文明大格局

庭院不只是家的延伸,更是生活的舞台。一方院落盛得住柴米油盐的烟火,也映得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庭院净则乡村美,为实现环境卫生常态清洁、持久保洁,嵩阳街道以人居环境提升“红黑榜”为平台,采取居民自荐、小组推荐、评审组实地走查、拍照公示、综合考量的方式开展“红黑榜”评比活动。

通过定期评选、日常巡检、动态管理的工作模式,以庭院环境整治为抓手,实现从“庭院环境美”到“行为自觉美”的提升,最终形成环境改善促习惯养成、习惯养成带风俗转变的良性治理循环。

“红色积分”助力党群联建

嵩阳街道指导各社区推行“红色积分”机制,通过街道定标准、社区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将移风易俗要求量化为可操作的积分指标。以群众参与为核心,通过积分制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双重作用,实现居民移风易俗从被动要求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制度保障的常态化治理体系。2024年,1.12万余名群众参与到积分制治理中,通过积分超市兑换物品超2000件,兑换暑期托管班、社区“第二课堂”、技能培训、兴趣班等费用减免服务累计158次。

在“最美家庭”评选、“人居环境示范户”创建、“红色积分”激励的多重推动下,嵩阳街道逐步形成了柔性引导、环境塑造、行为自觉的移风易俗工作格局,让群众有标杆可学、有环境可融、有动力可改。下一步,嵩阳街道将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深挖内涵,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以文明家风涵养淳朴民风。

本报通讯员 李敏慧 陆新乐 文/图

  • 家风润心 环境塑形 积分聚力

  • 整合优势促乡村振兴

  • 报头

  • 抓实规范化建设 促项目提质增效

  • 元谋县物茂乡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助力基层治理

  • 精准就业服务为群众架起增收“金桥”

  • 西山区建好专家工作站 服务产业新发展

  • 寻甸:群策群力抓实县中教育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