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由于教育底子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不优、优质生源流失等因素,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县中教育陷入困局,不少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出本县就读中学,县中教育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近年来,寻甸县本着“不怕穷根挖不断,就怕教育办不好”的理念,把教育作为全县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推动教育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3年,寻甸县委明确提出三级书记抓教育,要求县级领导下沉基层学校,担任第一书记,加强党建引领办学,帮助学校解决诸多实际困难。全县构建起党委总揽全局、党政协同发力、部门分工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发展格局,凝聚起群策群力抓教育的强劲动力。
寻甸一中负责人介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主要负责人为师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加强与实验班师生座谈、交流,用他们的经历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实际困难,深入边远山村家访,解决困难学生求学问题。
寻甸县立足教育发展实际,着眼高质量发展目标,制定并推行寻甸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寻甸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寻甸教育质量评价激励方案3项制度,以制度建设确保教育教学稳步推进。直面教育质量短板,探索推行高校领研、名校领办、名校长领衔、名教师领教等教育改革,打造教育发展品牌。
借助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帮扶优势,寻甸县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等课题研究,探索适合寻甸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华东师范大学为教师定向开设前沿导览课,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为学生开设思维拓展课,开发学生思维潜力。寻甸县还引入成都七中网课,与实验班同步开展直播教学。
以名校领办植入优质教育“基因”,寻甸县融合推进昆明市外国语学校领办寻甸三中、昆三中托管寻甸民族中学办学模式改革,深入抓好教研活动共联、教学资源共享、支教挂职共举,通过先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注入,激发学校内驱力、教师领悟力和学生思考力,赋能寻甸教育改革发展。
寻甸县定期邀请省内外名师专家到寻甸开展最新教育理念培训和复习备考辅导。每年遴选3至5批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优质学校观摩学习。每学期组织县内名师“送教到校”“送课到班”,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和专题研讨。
寻甸一中、寻甸三中、凤梧中学引进名校长,发挥名校长效应,推行名校管理措施,培育名校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寻甸一中以党建为引领,稳步推进“七步教学法”,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科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校园深处充满青春力量。寻甸民中与昆三中联合办学,构建三大协作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天天有沟通、周周有互动的紧密办学机制,以超前理念和先进办学模式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姜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