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一带一路云南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云南拥抱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

大道通衢联内外

中老铁路上奔驰的列车。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供图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本报记者 陈飞 摄

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 云南建投集团供图

彩云之南,开放潮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主动服务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最基础的突破口,聚焦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能源、数字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构建起了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国际大通道骨架网络,为云南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年4月,随着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云南境内段全部建成通车,云南省“五出境”高速公路通道国内段实现全程高速化。8月,首趟“陆良蔬菜号”中老铁路冷链班列从陆良站驶出,满载新鲜蔬菜,依托中老铁路“黄金通道”驶向老挝万象南站。该班列的开通,标志着云南蔬菜借中老铁路销往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新通道再添“绿色动能”。

关累港同样捷报频传:1至8月,该港完成进出口货运量16.47万吨、贸易额18.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100%。随着澜沧江四级航道启动试运行,通航船舶吨级由300吨提升至500吨,航道通行条件与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如今,泰国榴莲、山竹等新鲜水果从清盛港运至中国关累港,无需经第三方国家清关,仅需约36小时即可实现“新鲜直达”。

在柬埔寨,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已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空中桥梁”。截至2024年底,该机场已开通17条国际航线,覆盖8个国家。这座现代化机场不仅让千年吴哥窟更便捷地迎接全球游客,也极大地拉动了当地就业和航空服务业发展。

从航道到跑道,从公路到铁路,云南持续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铁路“建网提速”、民航“强基拓线”、水运“提级延伸”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不仅极大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五出境”高速公路通道中越、中老泰、中缅瑞丽、中缅清水河、中缅印通道已实现云南境内段全程高速化;“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五出境”铁路通道中老通道等建成,中缅清水河通道昆明至临沧铁路、中缅瑞丽通道昆明至保山段建成通车;“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构建,昆明至南亚东南亚客运通航点30个;“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一出省(金沙江—长江)、一出境(澜沧江—湄公河)”和多库湖区水运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依托绿色能源产业优势,云南积极开拓海外能源合作业务,深耕南亚、东南亚等境外市场,进一步加快能源大通道建设,建成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填补了云南缺油少气的空白;建成了东盟区域内跨境电网数量最多、输电通道能力最强、贸易电力电量最大跨境电力贸易平台,有效促进了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力促进了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为推动澜湄区域电力市场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一直致力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大通道。目前已建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根域名(L根)镜像服务器。截至2025年6月,全省建成出省光缆27条,光缆线路长度389.1万公里,互联网出省总带宽能力达55Tbps。陆续建成缅甸方向陆缆7条,老挝方向陆缆6条,跨境传输系统合计开通总容量达5.9T。在建设国际枢纽型通信设施、增强数据汇聚能力方面,建成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为昆明高新区、经开区、滇池度假区、呈贡信息产业园企业提供高效的国际互联网服务。

跨越山海,通江达海。随着一条条大通道不断提速、升级、成网,云南正从西南边陲迈向开放前沿,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程中,持续书写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

本报记者 李承韩

  • 大道通衢联内外

  • 枢纽赋能向未来

  • 数字出海全面提速

  • 智慧口岸驱动升级

  • 智慧冷链助力物流

  • 跨境合作拓展空间

  • 开放通道激发活力

  • 钢铁丝路火热飞驰

  • 边贸繁荣带动增长

  • 跨境工程铸就丰碑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