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文旅资源得天独厚,2.7亿年地质运动孕育的喀斯特奇观与古老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阿诗玛》叙事长诗、彝族三弦舞、彝族撒尼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生辉,既是观光胜境,更是旅居体验的诗意栖居地。今年1至7月,石林县接待游客868.49万人次,同比增长6.71%;旅游花费106.85亿元,同比增长12.96%。
这份亮眼文旅“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县纪委监委将监督力量融入文旅经济发展全过程的生动实践。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石林县纪委监委将护航文旅产业发展纳入监督工作清单,针对文旅市场管理链条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等特点,推动成立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专班,实行重点任务清单化管理,并对整治内容实行周调度、半月调度及月调度。县纪委监委同步跟进监督,对任务清单完成进度、调度会议议定事项推进时效进行抽查,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整治工作各环节。
在监督推动下,县文旅、县交运、县市场监管等涉旅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合力。以石林景区为核心组建联合巡查队,每日对旅游团队开展常态化路检路查,并不定期对景区周边餐饮、商品销售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同步实行24小时值守备勤机制,确保旅游纠纷与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处置;针对购物场所、导游服务等重点领域乱象,通过高频投诉数据分析精准锁定治理靶心,建立“投诉线索—问题清单—专项整治”闭环机制,形成“每日巡查+专项攻坚”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远方的客人,来了,就请留下来。”围绕打造“天然氧吧·旅居石林”目标,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精准瞄向旅居服务全链条。一方面,推动县财政局统筹协调专项工作经费,全力保障“旅居石林”数字化服务平台研发需求,线上申报流程从“多窗跑”简化为“一键办”,让旅居客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政策申请;另一方面,聚焦吸引长居客群、保障旅居生活、培育多元业态等方面,推动出台15条旅居惠民政策,深入旅居客聚集区走访政策执行情况,针对性收集配套设施短板与存量房产开发需求,推动旅居品质持续提升。
在此基础上,石林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动态收集涉旅问题线索,确保各类旅游投诉“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本报通讯员 槐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