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疆到北京,重温先辈走过的路,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看阅兵式,感受祖国巨变。一年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倍感光荣、无比自豪,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里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好民族团结,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
“作为收信人,我们使命光荣、责任在肩,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必须冲在前、作表率。”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岩克姆担任西盟佤族自治县政协主席,一年来,他深入边境村寨、学校、军营等基层一线,宣讲回信精神。他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年轻一代接力传承,从小教育他们维护好民族团结,永远记住这段历史,感激党的恩情。
2025年9月3日,岩克姆等9位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以“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代表后人”的光荣身份,受邀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大家激动不已、心潮澎湃。
“出发去北京前,我专程来到拉勐纪念碑,就是要告诉我的外公,我也像他当年一样到北京观礼,如今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岩克姆说,“当年,外公和其他民族代表经过千辛万苦才去到北京,走了几个月的时间,现在我们可以一天就到了,这是这个时代非常大的进步。如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的盛况,这就是传承的意义。”
去年11月,普洱市组织19名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进京参访,许多人是第一次坐高铁、乘飞机。一路上,大家看到的是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等地,他们深刻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去年到今年,我两次受邀到北京,更加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赵珍脸上满是自豪地说,第一次去北京,站在天安门广场前看升旗,她激动地流泪了,也更加坚定像爷爷一样终生从事民族团结事业的决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二次去北京,她现场观看了阅兵,她的座位在民族方阵第三排,当年爷爷也坐在民族方阵第三排,那一刻,她仿佛与爷爷经历了一场时空对话,她说一定要把先辈们的精神传承好。
如今,在赵珍的家乡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整董村,傣家村寨游人如织。她作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身边更多群众参与到乡村全面振兴、兴边富民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中来,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一年间,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罗宗成和父亲都重温了先辈们的“进京路”。“70多年前,爷爷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庄严签字,我从小就跟在爷爷身边聆听教诲,在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阅兵仪式上,罗宗成近距离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先辈们团结奋斗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他说,这份关怀让他更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始终把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放在心上。
一年来,普洱市相关部门持续寻访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在逢年过节上门慰问,听他们讲述先辈们的故事,收集整理民族团结事迹。在重要回信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大家发扬先辈光荣传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本报记者 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