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清风吹拂果满枝

金秋九月,永仁县的山间坡地间,板栗树上一个个小刺球绽开笑脸,露出饱满褐亮的果实。栗农们穿梭林间,手脚麻利地敲打采收,欢声笑语里满溢着丰收的喜悦。

执监督之笔,添丰收成色。近年来,永仁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瞄准板栗产业政策落实、技术服务、资金监管等环节,着力排查和整治责任空转、推诿扯皮、作风漂浮等问题,为板栗产业健康发展全程保驾护航。

一次走访中,多位栗农反映“价格被压,秤砣底下有玄机”。这看似随口的牢骚,引起了纪检监察干部的高度重视。大家随即暗访多家收购点,比对不同地点的实际收购价,征询栗农对秤具的信任度。调查发现,个别区域确实存在利用计量器具作弊、克扣斤两的嫌疑。县纪委监委旋即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督办函,要求其切实履行市场监管主体责任,对全县板栗收购计量器具检定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作弊秤”“欺农秤”,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维护栗农权益。

不仅如此,永仁县纪委监委还依托分别负责、横向联系、纵向联动工作机制,针对本地板栗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监督调研。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采取“室组地”协同作战、片区联动等模式,深入板栗种植林区、农户家中、种植合作社以及相关企业,对板栗产业发展全过程动态监督,深入了解产业技术培训服务、惠农政策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履职作为等情况,着力纠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政策落实不力、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问题,攥指成拳助推板栗产业提质增效。

在永仁县纪委监委的持续监督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产业的意识与效能显著提升。今年,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多场板栗种植技术培训,惠及栗农5100人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深入研究,优化了针对栗农的“板栗贷”金融服务方案。

打出一系列监督“组合拳”后,永仁县板栗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稳。截至目前,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12.4万亩,预计年产量2.05万吨,年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小小的板栗,已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本报通讯员 李文艳 李加娟

本版统筹 杨富东

  • 图片新闻

  • 报头

  • 以清正之姿书写青春华章

  • 为了山区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 串起乡村振兴“金丝线”

  • 唤醒“沉睡”资源

  • 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 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 清风吹拂果满枝

  • 让菌香飘满致富路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