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寻甸县聚焦野生菌产业链发展跟进监督——

让菌香飘满致富路

清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联合乡野生菌加工厂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搬运着各色野生菌,快速分拣、切片,开启从山林到餐桌的鲜味通道。

“一到雨季,松树下生出很多牛肝菌。捡菌的那段时间,我早上捡的牛肝菌能卖80多元,加上分拣车间的日薪100元,一天挣了180多元。”加工厂工人彭永兰高兴地说道。

寻甸县联合乡等地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野生菌资源富集之地,但野生菌长期“养在深闺”,未充分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寻甸县纪委监委深思细研,将野生菌产业发展情况纳入监督内容,采取“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村监委”联动监督模式,聚焦野生菌产业链发展跟进监督,及时发现难点堵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护航野生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监督检查中,寻甸县纪委监委突出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产业规划、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重点,从野生菌产业项目是否廉洁有序推进、野生菌保育促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等方面入手,深挖影响野生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推动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地落实。在野生菌产业项目建设中,着力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一线,督促职能部门打通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环节的堵点,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精准招商引入企业,联动行政村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带动群众发展野生菌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同时,对政府投入资金开展全过程监督,推动野生菌产业从零散采摘向集群发展跨越。针对销售渠道单一问题,推动县科工信局等部门线上搭建电商渠道,让野生菌远销国内外。

寻甸县纪委监委在走访中了解到,一些村民因要照顾家庭,在农闲时也无法到外地务工。县纪委监委积极与野生菌加工企业沟通协调,联合县人社局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推出“间歇式”务工模式——村民农忙下田干活,农闲车间务工,自由选择务工时段,顾家增收两不误。目前,“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已在联合乡运转,100多个季节性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

本报通讯员 何丽萍

  • 图片新闻

  • 报头

  • 以清正之姿书写青春华章

  • 为了山区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 串起乡村振兴“金丝线”

  • 唤醒“沉睡”资源

  • 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 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 清风吹拂果满枝

  • 让菌香飘满致富路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