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时差”促创新
《人民日报》: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创意构思转化为市场产品,中间的“时差”越短,创新的效率就越高,发展的动能就越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谁能更快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可以说,能否缩短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时差”,不仅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更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从书架上的论文到货架上的商品,貌似“一步之遥”,实则“关山万重”。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真正实现“接得住”“转得出”“用得好”,方能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旅拍服务须规范
《光明日报》:伴随着“旅拍热”持续升温,一些乱象也悄然滋生。一些游客为追求“出片效果”,不顾车流在马路中央驻足、穿梭,增添了安全隐患;还有商家把利益凌驾于规则之上,强行拉客、占道拍摄、价格欺诈;部分商家为博眼球,随意混搭不同朝代服饰,导致审美畸形等现象……诸多乱象不可避免地对地方文旅品牌产生消极影响。对美的追求不能突破安全红线,商业热情不能扰乱公共秩序,旅拍业的蓬勃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游客权益的维护、对行业规范的遵守之上。唯有服务透明度与客户体验需求双重驱动,推动旅拍服务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在竞争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优势,方能推动旅拍业态实现从量到质的迭代升级。本报记者 王世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