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纪检监察机关以铁纪保障特色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

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谢进

聚焦

“阿叔,你家领到的村集体经济分红是多少?”“支书,村里的集体经济项目及收益情况是以什么方式向群众公开的?”……

在临沧市临翔区南美乡南美村的院落里、田野间,该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干部段玉美、南美拉祜族乡纪委副书记肖磊与拉祜族群众、村组干部促膝而谈,详细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资金分配情况,对村集体茶园租赁、收益分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跟进监督。

2025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监管、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等关键环节,下沉一线、精准发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主战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围绕特色产业从种植到销售、从政策落地到要素保障的全流程,构建“靶向式”监督体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

柚子是勐腊县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是群众致富的“甜蜜产业”。该县纪检监察机关以“室组地”联动监督柚子产业,联合农业农村、审计部门从种苗、施肥到销售全流程把关,并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地。接到农户销路窄的反馈后,相关部门迅速协调搭建线上平台,邀请主播直播带货;针对技术短板,督促农业部门开展剪枝、病虫害防治培训,保障柚子产量品质双提升。

核桃是凤庆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围绕“中国核桃之乡”产业优势,凤庆县纪委监委将核桃林提质增效纳入政治监督清单,建立清单明责、跟踪督责、销号问责机制,推动技术指导、资金兑现落地,并将监督延伸至加工销售、数字平台运营及文旅融合环节,严查市场乱象,助力“绿果子”变身“金票子”。

乡村振兴资金是群众的“暖心钱”,容不得丝毫侵占挪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在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时,均对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做出了具体部署。

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全流程,以“零容忍”态度严查违规行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乡村振兴资金项目量大面广,监管难度大。在监管中,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问效”的闭环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项目高效。

以陆良县为例,该县纪委监委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各村(社区)项目推进、资金使用、资产运营等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以罗依村闲置项目盘活为代表,陆良县纪委监委通过督办整改、引入市场运营、推动构建“村党总支+企业”合作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实现资源活化、村民就业、集体增收,资金使用全程阳光公示,杜绝“微腐败”。

各地畅通线上线下监督渠道,织密资金监管防护网。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纪委利用村务公示栏、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将特色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晒”在阳光下;勐海县纪委监委在番石榴产业监督中,深入农户核查资金发放台账,确保补贴资金精准到户,切实维护群众财产权益。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蚀乡村振兴成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担当作为。

腾冲市纪委监委在“花经济”、桑蚕产业监督中,联合多部门开展农资供应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畅通线下线上监督渠道,利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实时公示村务财务,将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通过“时令监督”“问题直通车”等机制,推动技术帮扶、政策落实,保障农户收益稳定增长。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治理,对优亲厚友、克扣补贴、敷衍塞责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通报曝光,形成强烈震慑。同时,推动建立村级权力清单、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强化群众监督,从源头上遏制“微腐败”滋生。

护航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注重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推动监督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一方面,深化“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交叉监督等机制,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合力;另一方面,推动建立“问题发现—反馈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对整改不力、敷衍应付的严肃问责。此外,鼓励基层积极实践“智慧监督”“清单监督”等方式,提升监督精准度和实效性。

乡村振兴,监督护航。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紧盯产业发展的关键点、资金运行的风险点、干部履职的薄弱点,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清除政策落实“绊脚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蛀虫”,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提供坚强保障。

  • 图片新闻

  • 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 文旅产业热中有序

  • 庭院经济“一路生花”

  • 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 推动“小微权力”规范运行

  • 提升对村巡察全覆盖质效

  • 特色产业结硕果 丰收喜悦“甜”心头

  • 以监督实效校准民生度量衡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