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种的盆花销路怎么样?村里承诺的技术指导兑现了吗?”近日,姚安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走进官屯镇巴拉鲊村赵家小组,实地查看庭院花卉发展情况,并向花农了解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
近年来,姚安县将庭院花卉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农户参与”模式,发展庭院花卉经济。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姚安县纪委监委聚焦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技术服务、产销对接四大关键环节,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蹲点调研+随机抽查”等方式,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每个花农庭院。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姚安县纪委监委组建“纪检干部+农技专家+村务监督员”联合监督组,围绕庭院花卉发展的具体问题开展“清单化”督查,督促乡(镇)建立庭院花卉产业台账,对2800余户种植户实行“一户一策”跟踪管理,督促农业农村、人社、科协等部门组建流动技术服务队,深入行政村开展庭院养花课堂。
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姚安县探索新型联农带农2.0升级版模式,打通种植、生产、销售一站式服务链条。该县纪委监委将利益联结机制落实作为监督重点,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收益由农户占70%、村委会(合作社)占20%、企业占10%的“721”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与25家企业签订4600亩包销订单,开发金融产品,设立100万元风险保障金,形成“订单保底+金融支持+风险兜底”的全产业链保障体系。目前,全县培育示范合作社50家,建成20个庭院花卉试点村,带动1200余人就近就业。
为推动庭院花卉经济可持续发展,姚安县纪委监委将规范管理、长效增收作为监督重点,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庭院花卉产品质量分级、品牌培育、收益分配等制度,推动10个重点村成立花卉种植合作社,通过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同时,将庭院经济发展纳入村务公开内容,定期公示补贴发放、项目进展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本报通讯员 马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