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新时代党校工作立起了“四梁八柱”。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党校当以《条例》为基本遵循,回答好“何为党校、何以党校、以何兴校”的时代之问。
坚守姓党铸魂的政治本色。党校姓党是立校之基、兴校之魂。这种政治属性要求党校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贯穿教学科研、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要引导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让党校课堂成为讲政治的“第一阵地”、守规矩的“第一课堂”、严纪律的“第一防线”,确保党校一切工作都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权威。
彰显为党育才献策的独特价值。要聚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把提高政治素质作为第一目标,重点提升学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弥补学员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要发挥党校智库作用为党献策,围绕“国之大者”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既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又聚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提出“金点子”,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决策咨询成果。
强化质量立校、从严治校的保障机制。质量是党校的生命线,从严是党校的基准线。要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干部成长规律,对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作出质量规范。目前全国党校系统教职工超10万人,但基层党校人才短缺问题仍较突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坚持“严”字当头,健全管理制度,让学员在严的氛围中潜心学习,使党校真正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