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祥云县深耕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

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村文源广场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本报通讯员 陈治学 摄

本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陈治学 李进龙

假山叠翠、清泉潺潺,各种花木错落有致,廊檐下珍珠鸟婉转啼鸣……走进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村,一户户精心打造的美丽庭院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退休教师朱勋廷自打告别三尺讲台,便把庭院视为“新课堂”,精心布置一草一木。美丽庭院不仅丰富了他的退休生活,还成为村庄典范。

大波那村党委副书记秦凯艳介绍,全村按照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孝老爱亲、庭院整洁绿化的标准,评选出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这些示范户不仅成为了村民学习的榜样,更以点带面,带动了全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如今,漫步在大波那村的巷陌间,只见房前屋后绿意盎然,1.2万株花卉将村庄装点得如诗如画。村里还建成和谐苑等10余个公园广场,铺就书苑路等4条绿美道路,打磨修缮了2300余米古朴弹石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休闲生活。

大波那村的美丽蝶变,是祥云县深耕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绿美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祥云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难点,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管理、村容村貌提升及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六项重点任务为抓手,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合力攻坚,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居环境整治之路。

在推进“厕所革命”中,祥云县推广“水冲厕+装配式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的模式,科学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截至2025年,省州下达的72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改造任务已完成70座,完成率达97.22%;132个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100%实现无害化卫生公厕全覆盖。全县3664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任务全面完成。

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祥云县构建全域推行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五级闭环清运模式,实现了10个乡镇、132个行政村、875个自然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被统一转运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资源化利用,县城规划区、乡镇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基本达成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治理目标。污水治理则因地制宜,集镇区及人员密集区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集中处理,分散区域则推广高效便捷的“中国罐”分户式处理模式,实现污水就地收集、处理、回用。目前,除祥城镇外,其余9个乡镇集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站)6座,覆盖率达77.78%,预计年底将达100%。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祥云县还在10个乡镇成立了村镇规划管理部门及综合执法队,配备专管员146名,实现了行政村规划建设专管员的100%全覆盖。103个行政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率、审批及入库备案率均达100%。

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祥云县875个自然村实现畜禽粪污规范入坑、农业生产废弃物有效收集处理。建立健全了“一日一保洁、一周一巡查、一月一通报”等长效管护机制,13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保洁制度和收费制度,农村环境“脏乱差”痼疾得到根本性扭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

  • 报头

  • 昌宁县信访局牵头办理务工群众“跨省结算”拿到欠薪

  • 丘北县“零工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

  • 暑运期间旅客物品遗失率下降35%

  • 推动垃圾清运规范化高效化

  • 垃圾从“靠风刮”到上门收

  • 关爱保护宣讲送到工地

  • 以“小切口”改革推进集镇管理

  • 昆明6名骑手获安全激励奖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