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彝良县荞山镇——

以“小切口”改革推进集镇管理

本报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梁七尉

清晨,阳光洒在刚铺的沥青路上,沿街店铺陆续拉开卷帘门,早点铺的热气氤氲升腾。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开始卫生保洁,并不时与相熟的商户打招呼。这幅和谐景象,是昭通市彝良县荞山镇以“小切口”改革推进集镇精细化管理的缩影。

曾经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环境脏乱的老大难问题,如今通过“有温度的改革”实现了美丽蜕变。

“我在荞山集镇做了17年服装生意,以前街面上坑坑洼洼,鞋子都穿不了一双干净的,现在路面翻新后,我们的生意都比之前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荞山集镇的变化,服装店老板黄鑫的话语中透着满满的获得感。

荞山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小切口”重点改革事项工作要求,聚焦环境提升、功能完善、治理创新、优化服务,推行“网格长+网格员+保洁员”责任包干的网格化管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集镇。

“荞山镇建设得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舒心。”在荞山镇工作的赵华智介绍,现在集镇上规划了停车位,让拥堵的集镇变得畅通无阻,新增的太阳能路灯、健身广场等让集镇基础设施更健全,绿美行动让集镇变得鸟语花香、宜居宜业。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荞山镇以“小切口”入手推动集镇管理提档升级,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对辖区道路、文体娱乐、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绣花功夫“延伸服务触角”,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新增观赏喷泉等公共空间,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具幸福感。

通过集镇建设管理提档升级,荞山镇已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395座,新建公厕4座,新增公共停车位65个,设置流动摊位经营点45个;协同推进污水治理与改厕、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已投用污水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率达100%。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背后是32次现场调研和17次群众院坝会的成果。“群众幸福感往往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荞山镇镇长张歆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需求,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夜幕降临,集镇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吃过晚饭的人们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在篮球场上尽情奔跑嬉戏,细碎金黄的桂花迎风摇曳,美好变化处处可感可及。如今的荞山镇,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路通景美、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山间徐徐展开。

  • 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

  • 报头

  • 昌宁县信访局牵头办理务工群众“跨省结算”拿到欠薪

  • 丘北县“零工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

  • 暑运期间旅客物品遗失率下降35%

  • 推动垃圾清运规范化高效化

  • 垃圾从“靠风刮”到上门收

  • 关爱保护宣讲送到工地

  • 以“小切口”改革推进集镇管理

  • 昆明6名骑手获安全激励奖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