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余卓静
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绿春县三猛乡近年来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公司运营+群众参与”协同治理模式,建强责任链条、激活群众力量、优化运行机制,推动垃圾清运规范化、高效化,让乡村环境颜值持续跃升。
三猛乡将垃圾清运作为乡村治理的“关键小事”,高位推动构建乡级统筹协调、村级落地落实、公司具体执行三级责任链。
该乡明确村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抓好辖区内垃圾点维护、群众动员等工作。乡政府引入绿春县江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覆盖103个村民小组的清运服务协议,政企协商敲定“定点收集、定期清运、分类运输”模式——公司按集中投放标准,在全乡布设305个垃圾点、配备专用清运车5辆,确保收运路线最优、效率最高。
“以前垃圾都堆在一起,看着就糟心,现在乡里定期清理回收垃圾,环境好多了,大家住着也舒服。”这是群众对垃圾清运治理的真切感受。为转变村民观念,三猛乡通过村组宣讲、入户走访、典型带动等方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干部逐户讲解垃圾清运的必要性,各村群众积极配合,垃圾清运覆盖全乡。从要我清理到我要清理,村民们自觉行动起来,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积存垃圾,积极配合划定垃圾投放点,家家讲卫生、户户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自今年7月全面启动规范化清运以来,三猛乡日均清运垃圾6吨,集镇街道零散垃圾彻底“清零”,村庄角落堆积物全面清除。全乡实现“常态清运、应急处置”双保障,日常推行“三日一清”常态化清运模式,节假日及民俗节庆期间启动“桶满即走”响应机制。针对塔普片区5个道路施工村组,明确“路通即覆盖”推进计划,确保服务无盲区,环境从脏乱差变洁净美,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村里路干净了,房前屋后清爽了,住着舒心多了。”群众的心声,道出了人居环境蝶变带来的真切幸福感。当地将持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强化监督治理、创新治理模式,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