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昆明市“室组地”联动监督——

护航春城四季满芬芳

“以前的月季几乎都是国外公司培养的品种,要缴纳很高的专利费。现在在科研团队的帮助下,亩产值可达万元以上,比之前翻了一番。”云南艾蔷薇园艺科技负责人向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纪工委前来开展监督检查的干部说道。

近年来,昆明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护航花卉产业发展作为强化乡村振兴监督的有力抓手,紧盯政策落地、资金使用、项目推进等重点内容,“室组地”联动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助力云花产业成为惠及群众的“幸福产业”“美丽经济”。

市纪委监委聚焦花卉产业痛点难点开展“解剖麻雀式”监督,紧扣《昆明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联合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围绕品种选育、基地建设等8项重点任务开展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联合职能部门查找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常态化督促行业部门从技术研究推广、产业发展研究、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为昆明市花卉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和支持。

项目推进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行业监管部门全流程动态监管,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花农、企业参与监督的“行业监管监督+纪委监委监督保障+社会主动监督”三位一体监督机制,确保监督靶向精准、责任压实。安宁市纪委监委聚焦万寿菊产业扶持政策落实开展“下沉式”监督,通过走访种植户、核查资金台账等方式,严防扶持资金发放不及时、收购价格保护机制走样等问题,保护花农的合法权益。石林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紧盯永生花产业园区研发资金落实、上下游资源对接等情况,针对企业反映的资金拨付滞后、供应链衔接不畅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优化流程、加快拨付,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嵩明县纪委监委督促街道、人社部门按“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原则摸排未就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其进入花卉企业就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从育苗育种的田间地头到产销对接的交易平台,从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赛道,昆明市纪委监委以常态化监督为云花产业保驾护航。2024年,昆明市鲜切花产量达116.03亿枝,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55.85亿元。

本报通讯员 李颜 许宜勇

  • 图片新闻

  • 报头

  • 持续守护农村集体“钱袋子”

  • 让公租房回归“公平房”“暖心房”

  • 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西葫芦产业提质增效

  • 筑牢星云湖生态保护屏障

  • 护航春城四季满芬芳

  • 拖欠的租金追回来了

  • 让“跌倒”干部重拾干劲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