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昕
草木有灵,其性可师。竹之扎根、柳之坚韧、松之刚直,往往是古今无数仁人志士的言行规范和精神寄寓。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当以竹、柳、松为师,锤炼扎根的定力、求知的韧劲与不屈的筋骨,聚焦主责主业,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
如竹扎根,汲取不竭力量。竹之挺拔,源于其根系在幽暗泥土中的默默延伸与牢牢抓握。党员干部的“根系”,就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基层沃土的深情扎根。焦裕禄踏遍兰考、孔繁森扎根雪域、张桂梅躬耕讲台……他们无不是在泥土气息最浓、群众呼声最切的地方读懂民情、找到方法。身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唯有深深扎根于基层实践和群众智慧的深厚土壤,才能在风雨来袭时岿然不动,于发展浪潮中勇毅前行。
似柳坚韧,常怀求知之心。柳条看似柔弱,却能在春风中感知方向,在疾风里顺势而曲,终不失其坚韧。当今知识技能更新加速、社会治理纷繁复杂,党员干部若要摆脱“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窘境,就要如柳般常怀“空杯”心态,以俯首姿态孜孜不倦向工作实践、基层群众学习求教。勤学深思、笃行实干,方能敏于知变、善于应变,练就干事创业的强健体魄。
若松刚直,永葆铮铮骨气。青松立峭壁,无论风吹日晒雨淋,都是干挺直、节不改。党员干部的“松柏之质”,核心在于对理想信念的无比坚定,对原则底线的寸步不让。这就要求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歪风邪气面前坚决斗争。唯有如松般挺直精神脊梁,秉持高风亮节,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才能在惊涛骇浪中稳驭航船。
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广大党员干部当切实扎根于民、常俯于学、挺立于世,在新时代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