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旅融合

深入挖掘文献价值 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李高兰

文献是沉淀在时光里的文明密码,是地域文化的记忆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们挖掘文献的当代价值、赋能文旅发展指明了方向。泛黄的典籍中讲述着山川志略,摩崖石刻上记录着商旅足迹,这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字印记犹如一颗颗明珠,闪烁着地方文化的基因,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着无限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始追求有故事、有温度、有底蕴的深层互动。挖掘文献宝库,例如,以《徐霞客游记》为镜鉴,开发徒步路线;以《东京梦华录》为蓝本,推出宋韵沉浸式体验,可将沉睡的文字打造为鲜活的文旅产品。对文献资料进行挖掘、阐释和转化,以文献为钥匙,打开文艺融合的新境界,有助于激活文化遗产,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文献资源转化机制。发挥文献资源作用,赋能文旅融合发展,要建立科学的文献资料转化机制,将历史现实和现代文旅连接起来,让千年文献“开口说话”。构建文献资源转化机制,一方面,可搭建文献挖掘平台。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联合高校、博物馆和文旅企业成立联盟或团队,出台政策,成立专项基金,建立高效协同机制。高校可组织历史文化专家学者,对文献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分类整理、校勘注释,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博物馆可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发挥数字技术作用,建立文献数据库。文旅企业可立足市场需求,制定转化方案,提供资金支持。多方协同,突破“学术专业研究和产业应用脱节”的壁垒,通过整理文献中的历史事件,挖掘民俗故事,探索名人足迹,形成可转化的文旅IP库。以新疆地区为例,政府可以联合高校与当地文旅企业,共同整理《史记》《汉书》《福乐智慧》《蒙古秘史》中与新疆有关的记载,将与古代农业、商业、民俗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企业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开发“古代丝绸之路”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另一方面,可以搭建数字化平台。对各种历史文献、非遗文献、民俗文献等进行全面整合、电子归档、标签化分类,形成分类清晰、系统明了的资源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利用智能算法技术,为用户提供关键词检索、分类筛选等功能;利用算法分析技术,根据用户爱好和需求,推荐相关文献和文旅内容。同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级权限管理,设置访问权限保护珍贵文献,向公众免费开放普及性文献,有效平衡保护和利用。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为挖掘文献宝库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通过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将文化瑰宝转化为生动的旅游体验,能够促进文化传承发展,为文旅产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其一,可利用技术赋能,实现虚拟相生。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将文献中所描写的内容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穿越历史、跨越时空,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例如,运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丝绸之路奇幻之旅”,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繁荣的商贸往来、多元的文化交流场景,让游客能够全方位感受丝绸之路的价值和魅力。其二,以故事化叙事激发情感共鸣。一个好的故事是打造沉浸式体验的灵魂,可从文献资料中提炼故事线索,构建系统完整的叙事框架,让游客融入故事中,以有效激发情感共鸣。以新疆锡伯族为例,通过深入挖掘分析锡伯族的文献资料,整理历史细节,打造沉浸式舞台剧《西迁之夜》,以舞台特效配合演员精彩演绎,生动再现锡伯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不远万里西迁的壮观景象。其三,利用空间营造,有效烘托氛围。空间营造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的有效手段,须从建筑风格、装饰布置、环境音效等多方面入手,营造出与文献内容相契合的文化氛围,提升游客体验感。

开发特色文旅产品体系。文献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如古籍、方志、手稿、碑刻等,是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对此,其一,可推出文化体验类产品。对文献中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记载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并据此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产品。例如,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文献,了解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和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在此基础上开设艺术表演,组织游客参与排练和演出,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弘扬。其二,可推出文创产品。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从中提取图案、符号、文字等元素,设计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例如,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建筑图案精美,可从中获取灵感,将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出精美实用的文具、创意新颖的冰箱贴、精致典雅的饰品等,让文创产品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同时,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有效拓宽文献资料的传播渠道。例如,采集整理文献资料中新疆的岩画、壁画等,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转化,将其制作为可互动的数字作品,用户用手机扫描屏幕或二维码就可近距离观赏,进而深入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图书馆;本文系新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培育项目“新疆图书文献资料参与文旅融合的模式与路径”(项目编号:23CPY055)的阶段性成果]

  • 报头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与价值旨归

  •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 深入挖掘文献价值 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 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探寻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路径

  •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物流人才培养全链条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