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悦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这为我们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提供了根本遵循。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奉献品格与奋斗精神,正是涵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鲜活素材。而医学职业精神作为医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关乎其职业选择的初心、执业过程的坚守。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坚定的职业信念与人文情怀。因此,探寻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路径,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以红色文化铸信仰之魂,厚植医学生职业理想根基。红色文化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是老一辈革命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度凝练,这与医者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特质一脉相承。通过红色文化的浸润,可引导医学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紧密相连,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信仰。例如,可开展“红色医者”寻访活动,组织医学生倾听老军医、老卫生员的故事,记录他们救死扶伤的事迹,制作成主题视频、图文推送,深化医学生对职业价值的理解。
以红色文化聚担当之力,强化医学生职业使命认知。从抗战时期冒着炮火冲锋的战地医疗队,到抗震救灾时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红色基因始终在医疗领域彰显着“舍我其谁”的担当力量。这种精神传承能让医学生深刻认识到,医者的使命不仅是医治个体病痛,更关乎公共卫生安全与社会福祉。具体而言,可以抗战时期的历史场景为原型,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设计模拟医疗事件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病人转接、资源调配、重症救治等任务,强化集体责任意识。此外,要求专业教师、思政导师带领医学生开展以“重走红色医疗路”为主线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前辈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智慧。
以红色文化砺精进之志,提升医学生职业创新能力。红色实践生动证明,医学创新不仅源于实验室的精密研究,更来自直面困境时的突破思维与执着探索。增强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一方面,可从“红色临床思维训练”入手,选取红色医疗史上面对复杂病情时的诊断决策案例,引导学生复盘前辈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突破思维定式、找到诊疗突破口,并结合红色案例中的创新思路,完成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医疗器具或诊疗流程的方案优化。另一方面,需要系统整理革命时期医护人员因地制宜解决医疗难题的记录,在此基础上推动医学生开展研究,尝试用现代医学原理解析当年的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本文系202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红色文化育人研究)“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医者叙事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SWH25062)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