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推动解决民生痛点难点——

聚焦关切 纾困解忧

本报记者 谢进

不久前,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助力下,滨江明珠小区的业主拿到了期待已久的不动产权证书。这一本小小的证书,承载着一家人的“安居梦”,也是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群众点题监督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缩影。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让群众可感可及。

2025年以来,在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过程中,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并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精准监督、全程跟进、系统治理,推动一批长期困扰群众的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领域问题点多面广,为精准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省纪检监察机关转变工作思路,推出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变等群众上门为到群众身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主动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确保监督靶向聚焦、有的放矢。

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创新群众参与方式,利用网络征集、下沉走访、设置意见箱等形式,搭建便捷高效的点题平台,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绿色通道”,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入监督视野。

罗平县“请您点题”网络意见征集活动将“云贵路路灯长期不亮”这一影响数千居民夜间出行的“老大难”问题摆上了桌面。该县纪委监委迅速介入调查,并通过向住建部门下发《问题反馈单》,推动分管县领导一线督导,最终促成115盏路灯全面亮化,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

对征集到的问题线索,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结合日常监督、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反馈等情况,筛选出群众反映集中、矛盾突出、久拖不决的典型问题,建立群众点题项目库。

从城市小区的物业服务质量到不动产“办证难”,从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出行便利到用电保障……立足区域特点和发展实际,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群众点题与本地民生短板相结合,确保整治内容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实现监督重点与群众期盼的同频共振。

前不久,禄丰市龙湖新城、天泰御园等26个小区14000余户居民欣喜地发现,电费账单悄然“瘦身”,期盼已久的“平价电”正逐步成为现实。

此前,多个小区居民反映,用电经由物业“转供电”后,产生层层加价、重复收费等现象,成了一本令人困惑的民生“糊涂账”。

禄丰市纪委监委主动上门解题,联合住建、供电、属地政府及责任社区启动“网格治理+监督”机制,在推动解决物业“转供电”加价问题时,构建“1+2+3+N”片区协作监督机制,由班子成员牵头,相关室部协同,持续跟踪问效,督促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履职尽责,直至26个小区全部实现电网直供到户,电费平均每度下降0.15元。

群众点题是基础,部门答题是关键。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挂牌督办、部门联动、实地督导等方式,层层压实责任,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对纳入点题整治范围的问题,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动态更新、销号落实,推动问题“见底清零”。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下沉基层、直插现场,通过“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了解真实情况,核实问题症结,推动解决措施落地见效。昆明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在监督推动民用“三表”计量精准度提升工作中,坚持高位推动与精准监督相结合,通过列席会议、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等方式,开展“点穴式”督导,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

对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失职失责的单位和人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追究责任,形成有力震慑。武定县纪委监委在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增效中,对整改不力、应付了事的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约谈提醒,确保了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促使相关部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山高路陡,孩子周末放学回家要么坐摩托,要么挤面包车,来回要两小时。”在元江县那诺乡,家长们的诉求被乡纪委迅速向乡党委、乡政府报告,推动召开专题会议论证,最终推出“家校直通车”服务。每周五下午和周日下午,班车定点定时穿梭在2个村27个村民小组,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全程护航,200余名学生实现安全往返。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当下改”,快速响应群众诉求。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迅速行动,限期办理,及时反馈,让群众尽快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在解决个性问题的同时,注重“长久立”,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推动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石林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在整治农村快递违规收费问题时,推动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建立便捷举报渠道和标准化投诉处理流程,形成了常态化监管态势。

解决一个问题,更要堵住一类漏洞。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将点题整治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上升为区域性或行业性治理课题,由点及面,拓展整治成效,实现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

  • 图片新闻

  • 报头

  • 聚焦关切 纾困解忧

  • 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

  • 规范林麝养殖产业发展

  • 让国门大学特色更鲜明

  • 护航推进乡村振兴

  •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 产业生金富山乡

  • 保障就业帮扶政策落地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