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寻甸县一线监督护航“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保障就业帮扶政策落地

近年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坚持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紧扣群众就近就便就业这一关键,积极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群众搭建灵活便捷的就业平台,实现从外出谋生到“家门口”致富的转变。寻甸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通过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全力保障就业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寻甸县纪委监委围绕稳就业、保民生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县人社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服务专业的原则建设“零工驿站”,为用工单位和务工群众搭起“连心桥”。

寻甸县纪委监委深入一线,通过“调阅务工名册+随机走访”,检查驿站平台在推介岗位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收取“好处费”等违规行为;通过“比对工资流水+跟踪回访”,检查驿站平台代支付工资过程中是否存在截留侵占等违规行为;通过“审查招聘程序+现场执纪”,检查驿站平台在组织开展专项招聘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公正等违规行为,护航群众就近就便务工。

在寻甸县纪委监委的督促推动和县人社局等单位的通力合作下,该县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产,创新务工模式,让群众实现自由灵活就业。倘甸镇中庆社区招引企业把工厂建在社区,实行“家庭式”务工模式,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务工,还可以将原材料带回家加工,让群众务工和顾家两不误。联合乡引进菌菇加工厂,实行“间歇式”务工模式,群众可农忙下田干活,农闲车间务工,自由选择务工时段。

“我们将围绕工人工资发放、务工车间涉及的集体经济利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事项靠前监督,以‘小切口’推动帮扶政策落地落实,保障就业帮扶车间有效运转,吸纳更多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以来,寻甸县在4个乡镇(街道)打造6个可借鉴、可推广的优势项目,带动4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便就业。同时,还额外提供工作岗位2800余个,促进就业3135人次,零工平均日薪152元。

本报通讯员 何丽萍

  • 图片新闻

  • 报头

  • 聚焦关切 纾困解忧

  • 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

  • 规范林麝养殖产业发展

  • 让国门大学特色更鲜明

  • 护航推进乡村振兴

  •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 产业生金富山乡

  • 保障就业帮扶政策落地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