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清风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纪委(监察专员办)精准监督——

让国门大学特色更鲜明

“红旗插在边关上,大学办在国门上”,这是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特色办学实践品牌。

作为应用型国门大学的纪检监察机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纪委(省监委驻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监察专员办公室)以精准有力监督,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学校纪委通过压实“第一议题”制度,督促各级党组织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组建师生宣讲团,通过“银铃大讲堂”、“沧江讲堂”、微党课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校园和边境民族地区。通过专家辅导、志愿服务等形式,让政治忠诚成为学校党员干部的鲜明品格,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教书育人最前沿。

着眼于将监督触角直抵基层神经末梢,学校纪委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一院一品”党建特色品牌创建。作为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微电影学院,学校亚洲微电影学院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一批省级示范党组织和特色品牌构筑起坚强堡垒。

立足将日常监督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学校纪委构建“网格化+大数据”清廉学校建设监督模式,围绕机构重组、专业优化等七大领域开展“嵌入式”监督,针对招生录取、师德师风、科研经费等六大领域开展集中纠治及突出问题系统专项整治,选聘监督员、建立大数据监督人才库,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落实惠民政策,解决学生出行安全等问题。在思政教育方面,推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开展滇西高校思政课共建活动,组织师生赴中缅边境县份开展实践教学,发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分课堂作用,让“三边三好”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

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的目标,学校纪委监督保障着特色专业建设——茶学专业达国内先进水平,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等3个专业成为我省唯一布点专业,8个高级别科研平台精准助力地方茶叶、坚果等产业升级,监督推动一批校政、校地、校企合作项目落地。

截至目前,学校已为地方输送了7万余名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国际留学生及涉缅人才996名。本报通讯员 普成程

  • 图片新闻

  • 报头

  • 聚焦关切 纾困解忧

  • 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

  • 规范林麝养殖产业发展

  • 让国门大学特色更鲜明

  • 护航推进乡村振兴

  •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 产业生金富山乡

  • 保障就业帮扶政策落地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