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漫评

怎么看待“玉米燃料”

本报美编 刘一飞 画

近期,一家烤肉店使用玉米作为燃料的做法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其以粮食充当燃料的合理性。这场讨论的背后,折射出公众对于玉米这一重要作物合理利用的普遍关切。

在我国,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畜牧业、加工业乃至能源领域的关键原料。据悉,当前大多数玉米被用作饲料和工业原料,直接食用的比例较低。通过加工转化,玉米的价值链条得以延伸,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其稳产保供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对将其用于燃料生产保持警惕,是十分必要且合理的。公众对此的敏感与忧虑,也应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这一事件来看,若烤肉店仅少量收购不适宜食用的陈化玉米作为燃料,并能够助农增收,相比任其堆积变质,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不宜简单归为“粮食浪费”。但这类行为必须严格限定在特定范围与规模之内,避免对粮食市场秩序和公众认知产生误导或冲击。

本报记者 王世涵 文

  • 怎么看待“玉米燃料”

  • 报头

  • “一家人”绣出和美画卷

  • 抱朴守拙能致远

  • 把问题化解在源头

  • 能上能下应是常态

  • 多元评价是良方

  • 用劳动淬炼成长

  • 微看点

  • 小屏幕里“走”出创业新生态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